雲端合約解密 Part 2 - 談MSA主約下的各種文件:SOW、SLA、DPA、AUP

2024年12月15日

上一篇談了基礎的雲端合約字彙與概念,有助於了解手邊的雲端合約是屬於什麼性質——例如,合約中約定的權利是單純的雲端服務「使用權」,還是含有可以下載權利、涉及著作權重製的授權合約?採用的是一般SaaS,還是其他雲端服務種類?是公有雲還是私有雲?使用權的約定是哪一種?特定使用者還是席次?

 

筆者接續著上一篇,想來談談在常見的B2B public cloud computing contract(一般企業向廠商租用的雲端服務,而非企業自行在內部管理的私有雲架構),通常會約定了什麼內容呢?

 

我們先來談談B2B架構下,雙方會簽署什麼文件。首先,雙方通常會先協商主服務協議 (Master Service Agreement, MSA),通常這會由供應商提供,設定基本條款和條件,名稱可能會是雲端服務協議(cloud services agreement)、主訂閱協議(master subscription agreement)或SaaS協議。主協議規範了整體服務範圍、雙方權責,以及,作為其他文件的執行依據。(註1)

 

那,這些其他文件是什麼呢?例如當客戶不是只單純的使用廠商的雲端軟體或平台,而是需要額外人力介入的專案,雙方可能後續會有訂單(Order)或是工作說明書(Statement of Work, SOW)來規劃這些特定專案。內容訂有明確的交付成果(deliverables),或是專業服務(professional services),同時可能會有來自客戶方需要配合的協作部分(cooperation)。

 

除了主協議外,供應商經常會另外附上服務水準協議 (Service Level Agreement, SLA),這算是雲端合約中最關鍵的技術性文件之一,因為SLA會詳細定義供應商所承諾的服務品質標準,例如可用性指標(availability)、正常運作時間(uptime)、性能速度(speed of performance)、錯誤率(error rates)、修復故障時間(remedy times),以及在未達到服務水準時所提供的下期服務扣抵金額(credits)或其他補償機制。

 

對於「保固」有一點概念的讀者,可能會想問一個問題:主約裡不是會寫有關於保證相關的事情嗎?那SLA又是在擔保什麼?兩份文件會不會內容重疊呢?

 

這個問題在David Tollen的《the Tech Contracts Handbook》第二章B節有很棒的解答,筆者這裡摘錄如下:

「SLA和功能保證具有一些相同的目的,但相較於保證通常涵蓋所有軟體功能和特性,SLA通常只約定幾個經過定義的項目。幾乎沒有保證條款提供抵免額,且違反保證條款後果較為嚴重,最終的補救措施通常是終止合約。許多合約同時向客戶出具對功能的保證和SLA,因為它們有各自不同的用途和目的,有些供應商只提供其中一種,而在雲端服務交易中,通常是SLA。」。(註2)

 

沒錯,違反SLA中服務品質的後果,通常「只是」扣抵下期帳單金額,這跟一般的合約中違反保證所面臨的法律責任,相較起來當然對廠商「比較能接受」。而客戶也能明白,既然雲端服務不同於一般的產品買賣或授權合約,也不能以設備租賃或勞務提供一語帶過(可能以上擇一,或以上全包,用比較學術的話來說,就是所謂的無名合約,或是混合契約),也就不會強求一定要在主約上對服務品質做出保證。(注意!這裡只特別針對「服務品質」做討論,與其他的什麼不侵權保證或是資料安全保證無關!)

 

在B2B雲服務環境中,可接受使用政策(Acceptable Use Policy, AUP)也會構成合約架構的重要部分,它的內容是規定服務使用的限制與禁止事項,包括禁止未授權使用(unauthorized use)、反向工程(reverse engineering)或其他非法活動等,違反後果可能導致服務暫停或終止。通常,AUP 不直接寫入主約,而是以「參考文件」形式包含在內,透過合約中附帶連結到供應商網站的方式呈現,這樣可以方便供應商根據需求進行更新,而不需重新協商合約內容。此外,AUP 也可能以附件形式提供,確保客戶在簽署時清楚了解其內容。

 

其實講到雲端,讓人真正頭疼的就是有關於資料管理的的這一塊,鑑於內容寫起來可能比整份主約還要長,外加上沒事法規又在變,因此經常以以附錄形式納入主合約,作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但不直接嵌入正文,方便供應商在法規變更時靈活更新。這份附件的名稱可能是資料保護附錄(data protection addendum, DPA),或資料處理協議 (Data Processing Agreement,哈,也是簡寫成DPA),重點是內容會寫清楚資料處理範圍、資安措施(存取控制、刪除機制、稽核追蹤等)、跨境傳輸、資安等,這方面文獻實在太多,就不一一贅述啦!

 

在這複雜的雲端服務合約世界中,我們可以清楚看見:一份完整的雲端服務合約架構,絕非單一文件可以涵蓋。從MSA建立基礎框架,到SOW定義具體專案範疇,再到SLA確保服務品質,AUP規範使用限制,以及DPA保護資料隱私,每一份文件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。這些文件相互呼應、緊密連結,共同構築起一個完整的法律保護網,為雲端服務提供了清晰的遊戲規則與保障機制。

 

嘿!5 份中英文件名稱對照~你都清楚了嗎?

  1. Master Service Agreement (MSA) 主服務協議

  2. Statement of Work (SOW) 工作說明書

  3.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(SLA) 服務水準協議

  4. Acceptable Use Policy (AUP) 可接受使用政策

  5. Data Protection Addendum (DPA) 資料保護附錄

 

註1:參考lexology上《At a glance: cloud computing contracts in USA》一文:

註2:本書中文版《科技合約教戰手冊》由筆者翻譯,預計2025年由新學林出版。